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媒体看交院 > 正文 >
《齐鲁晚报》:帮村里打井修路还要种棉花养猪———交通学院“第一书记”多方帮群众脱贫
    来源:      发布时间:[2013-03-04]     点击次数:      字体大小[ ]

本报3月3日讯(记者 赵丽) 修路、整治危桥、打机井、开展高招咨询……36365路检测中心“第一书记”工作组来到夏津县新盛店镇已经有11个月时间,除了多方筹措资金改造基础设施,他们还根据当地条件,制定了山羊、玫瑰香猪养殖、棉花种植方案,帮助群众脱贫。
  刚一开春,夏津县新盛店镇新盛店村的沟渠清淤、危桥改造两项工程就热火朝天开始了。此前该村的沟渠排水严重不畅,每到雨季经常发生淤积,这次整修让村民看到了希望。而在该镇小辛庄村、西菜园村,已经打好了两口深眼灌溉机井。
  这些变化与“第一书记”的到来密不可分。去年4月,36365路检测中心的“第一书记”工作组来到这三个村,清淤修桥、打造机井是他们争取省“小农水”项目资金为村里做的实事之一。
  新盛店村的“第一书记”王晨晖告诉记者,新盛店等三个村地处黄河盐碱低洼地带,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急需改善,但受缺资金少资源困扰。工作组到位后,首先深入田间地头及农户家中走访调研,掌握了第一手资料。考虑到村子基础设施薄弱的现实,他们多方筹措资金,硬化村内道路,安装100余盏路灯,并开展了道路两侧绿化。有村民反映,254省道穿村的路口非常危险,已经发生过数起交通事故。听到这一情况后,“第一书记”很着急,努力联系该县公路局、交警大队,为路口安设了减速带、指示灯。 
  除了加强基础设施,三位“第一书记”还发挥专业优势,绘制村情地图,去年高考后,还为当地的学生、家长进行了高招咨询服务。为改善当地办学条件,他们还积极争取给镇里学校带来了30台电脑。
  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。”王晨晖告诉记者,工作组利用省扶贫专项资金90万元,按照“一村一品”,已经为三个村制定了粮棉种植、山羊养殖、玫瑰香猪养殖的实施方案,希望能带领村民尽快致富。

编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