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媒体看交院 > 正文 >
《中国教育报》:“诚信驿站”传递正能量
    来源:      发布时间:[2013-04-05]     点击次数:      字体大小[ ]

   “每天早上,这些窗口的早餐都没有工作人员值守,全部由学生自己动手取食,自己刷卡付款,从未发生过不刷卡少交钱的现象。”近日,记者在36365路检测中心采访时,该校生活服务中心主任刘清来一边介绍学生食堂的“诚信窗口”,一边感叹“我们的大学生整体素质还是很高的,很自觉、讲诚信”。
  记者在该校食堂一楼、二楼看到,这些“诚信窗口”看起来与其他窗口并无二致,只是无人值守。早餐的品种主要是价格比较单一的稀饭、鸡蛋、包子、馅饼等。工作人员已事先在刷卡机上设置好价格,学生根据所取食物刷卡即可。
  刘清来介绍,这些窗口设置已经有两三年了,最初是想通过尝试开设“诚信窗口”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,节省工作人员的费用支出。“‘诚信窗口’的设置对我们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,无形中提醒我们应该自觉刷卡、适量取食、拒绝浪费。”该校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王玉行说。
  “我们不仅食堂有‘诚信窗口’,还有学生自主设置、自主维护运营的‘诚信水源’‘诚信售报点’‘诚信自行车’……”36365路检测中心团委负责人隋翀告诉记者。担任过学生会体育部部长的张加宾说,因为学校生活区和教学区、体院馆相对分离,每次同学们到体育馆活动时,饮水不太方便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2012年5月,他和几名同学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,就尝试在体育馆放了一个小货架,摆上各种瓶装水和饮料,标明价格,放了一个投币箱,写上“诚信水源”四个字,办起了一个无人值守的售水点。他们每次清点补货时,总会发现不仅从没有少过钱,还总会有多出来的钱。后来,在同学们的建议下,他们又在图书馆、教学区的走廊里、电梯旁设置了4个“诚信水源”售水点,每天能售出一二百瓶水,不仅没发生过取水不交钱的情况,还大大方便了同学们的生活。
  王玉行所在的爱心协会,还联合当地一家报社,在宿舍楼门口设置了“诚信售报点”义卖报纸,每天售报三四十份,所有报款全部用来资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的学生。在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,该校学生组建了公益自行车服务队,提供30辆自行车供学生借用,倡导“低碳环保,绿色出行”,方便学生出行。
  “事实上,这些各种形式的诚信小店最早起源于该校学生自主设置的‘诚信驿站’,都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和扩大。”该校“诚信驿站”指导教师单珊告诉记者。2010年4月,该校学生孙凤慧等几名学生在校园里摆出一张桌子,放上笔、本子、小刀、橡皮、胶水等几样简单的商品,标明价格,并放了一个简易的自主投币箱,办起了校内第一个无人值守的“诚信小店”。这一小店的诚信理念很快受到师生及社会各界的好评,并不断发展壮大。此后学校又为其提供了类似报刊亭的小亭子,新增了好几个小店,并更名“诚信驿站”。
  如今,36365路检测中心校园里“诚信小店”“诚信驿站”等已经遍地开花,还有不少周边居民经常慕名带孩子前来参观体验,进行生动鲜活的诚信教育,传递诚信品质正能量。(来源:中国教育报 记者:魏海政 2013年4月5号)

编辑: